液相色谱仪(HPLC)保留时间漂移是指同一样品、同一色谱条件、多次进样分析时,各组分的出峰(保留)时间出现持续性变化。这种漂移会影响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。常见的漂移表现有:整体保留时间逐渐延长或缩短,或随机性漂移。 保留时间漂移的原因及排查思路如下: 一、流动相相关原因 流动相组成变化 二元或多元泵比例不准确,混合不均导致流动相极性漂移。 手工配制流动相,各组分体积小误差大,浓度漂移。 缓冲盐浓度变化、pH漂移,尤其是有机/水比例及缓冲体系影响大。 流动相脱气不充分 空气或气泡进入系统,影响泵送稳定性以及流动相比例。 流动相储备不足 流动相瓶底快用完时,吸入空气或颗粒,造成泵送不稳定。 排查: 检查流动相配制流程与比例,是否混合均匀、体积准确。 检查缓冲液的pH、盐浓度,确保稳定。 流动相充分过滤脱气。 流动相瓶液面充足且洁净。 二、流速因素 泵故障或老化 柱塞密封圈磨损、单向阀失效,导致实际流速不稳定。 蠕动泵进样等造成流速波动。 泵流速不准确 长期未校准,显示流速与实际流速有差异。 排查: 以量筒法,测定实际流速与设定值是否一致。 观察基线、压力显示,查是否波动异常。 检查泵头、单向阀、密封圈并做必要维护。 三、温度变化 色谱柱温不恒定 室温波动大或柱温箱控制不良,色谱柱温度波动,影响保留时间。 柱温未达到设定温度即开始分析。 排查: 检查色谱柱温箱温控功能。 分析前先恒温足够时间。 规避空调等环境温度影响。 四、色谱柱老化与污染 色谱柱老化、污染或堵塞 导致柱效下降、保留机制改变或死体积增加,从而导致漂移。 更换不同批次柱子 新旧柱批次有差异,导致保留时间改变。 排查: 检查柱效(理论塔板数、有无拖尾)。 用标准品跑图观察漂移情况。 更换新柱复测对比。 五、进样系统 进样体积与方式稳定性差 自动进样阀/进样器老化或泄漏,进样量、时间不一致。 排查: 维护、清洗或更换进样阀、定量环等关键部件。 检查手动进样的操作一致性。 六、其他系统原因 系统死体积变化 接头松动、管路更换后死体积变化,导致保留时间改变。 检测器响应滞后 检测器池体积变化或阻塞。 七、样品与其他外来因素 样品基体变化,或含有影响色谱柱活性的杂质。 电源波动、设备老化。 |
- 上一篇:分析化学中的样品净化方法
- 下一篇:液相色谱柱用完后如何冲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