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定义与区别 1. 质量过载(Mass Overload) 定义:样品中被分析组分的总质量超出色谱柱(固定相)的载量(即柱能容纳的最大样品量),导致固定相无法有效分离全部组分。 表现:色谱峰前沿拖尾、峰变宽、分离度降低,严重时多组分合并(“板块饱和”),主要是因分析物与固定相的作用饱和。 2. 体积过载(Volume Overload) 定义:样品进样体积过大,超过色谱柱和系统的“样品区/进样区”承载能力(即进样区过长),导致样品带扩展,影响分离。 表现:色谱峰变宽、峰后沿展宽(拖尾)、峰形变差,分离度下降,甚至组分交叠,很大程度上与进样方法及样品稀释度有关。 二、体积过载和质量过载的比较 项目 质量过载 体积过载 影响参数 上样组分的量 上样的体积 机制 固定相吸附能力被饱和 样品带扩展,分布过宽 典型峰形 前沿拖尾,峰宽变宽 后沿拖尾,峰宽变宽 主要影响 保留容量、线性、分离度、定量 分辨率差、实际进样灵敏度下降 应用场景 高浓度样品、制备色谱更常见 稀释样品进样量大、不合理进样 三、具体表现与原理 质量过载(见制备色谱、浓缩分析物) 色谱柱作用位点有限,样品组分多,部分仅穿过不被保留。 峰形变宽,前沿拖尾(前面洗脱的多,为“样品先占位”)。 柱效率(塔板数)下降,难高精度定量。 体积过载 因样品体积太大,样品带过长,样品从进样端分布到柱前段,使后出的样品峰后沿拖尾。 分离度变差,特别是相邻遇到椅型峰峰间重叠。 样品稀释度高时尤其突出。 |
- 上一篇:流动相pH值与分析物pKA的关系
- 下一篇:出现哪些信号提示该换色谱柱?;ぶ??